You are here餵哺初生嬰兒技巧

免費索取 育嬰手冊

餵哺初生嬰兒技巧


Q10. 寶寶不肯吸吮乳房,怎辦?

寶寶拒絕含乳的原因有很多,通常是多種因素的結合。

  • 如果媽媽的乳頭特別大、凹陷或者是太扁平,這些狀況可能會讓含乳較難,但並非不可能。(請參考Q14
  • 分娩過程中所用的藥物,尤其是麻醉性止痛藥,影響寶寶的吸吮反應長達幾天。
  • 嘴部的異常(如顎裂、舌繫帶過緊等)也可能會造成寶寶無法含上乳房。
  • 哺乳是一套要協調的複雜動作,寶寶需要在媽媽乳房練習。人工奶嘴會干擾寶寶的含吮姿勢。如果寶寶習慣了乳汁從奶瓶快速流出,要在媽媽乳房努力吸吮就變得困難。
  • 母乳餵哺的秘訣是要按寶寶的覓食信號而餵,不要硬依時間表。如果媽媽長期過分緊張,在寶寶未準備好、或沒興趣吃奶時逼著寶寶吸吮乳房,寶寶就會越加抗拒,擔心的媽媽可能就會以其他方式餵哺(如奶瓶),而致惡性循環,情況愈發糟糕。

最佳的預防方法,是讓寶寶一出生後就盡快與媽媽肌膚接觸,讓寶寶盡早發揮吸吮本能。在醫院期間不要不必要地將母嬰分隔,讓媽媽能隨時回應寶寶的覓食信號,讓寶寶在媽媽乳房有充分的熟習時間。盡量避免使用人工奶嘴(包括安撫奶嘴)。若有需要額外餵哺的話,用杯子、針筒、匙羹等工具。

如果寶寶在醫院時主要是用奶瓶餵哺,回到家可能會拒絕吸吮媽媽乳房。媽媽可採取以下步驟,幫助寶寶轉回乳房親餵:

  • 在寶寶不太飽亦不太餓的時候,尤其是臨睡著前,媽媽可抱著寶寶,脫掉上衣,盡量多些肌膚接觸,能有效穩定寶寶情緒。然後讓寶寶在媽媽乳房前自行尋找乳頭,直到他把嘴張大時,把寶寶抱緊,確保他含住了較多乳房,稍稍吸吮就會有乳汁排出。如寶寶含得好,媽媽多讚賞。如寶寶不耐煩、不願意的話,就用其他方法餵擠出來的乳汁,不要勉強。
  • 寶寶喜歡乳汁排出得較快。在寶寶能含上乳房、但吸吮未純熟時,媽媽可用手來擠壓乳房,加快乳汁的流速,刺激寶寶吸吮吞嚥。
  • 在回到乳房的過渡期裏,減少使用奶瓶和奶嘴(包括安撫奶嘴),轉用小杯餵哺。杯餵時寶寶要像猫貓一樣以舌頭主動舔食,與在媽媽乳房吸吮較相近。(可在網上用關鍵詞“杯餵”來尋找影片參考。)而且寶寶天生喜歡吸吮這個動作,一旦沒有奶嘴可吸,他對媽媽乳房的興趣會更大。
  • 在寶寶的吸吮建立好前,媽媽要定時擠奶,以保奶量。

有問題的話,盡快回母嬰健康院找哺乳顧問商量。若寶寶能早日回到媽媽乳房親餵,對確保媽媽的奶量有很大幫助。

Q1. 何謂「餵哺的黃金一小時」? 錯過了,就等於我沒機會成功嗎?

有研究顯示,寶寶在出生後最好能盡快(首1小時)讓他們跟媽媽進行肌膚接觸,讓他們自己尋找及含吮乳房,因為嬰兒在此段期間的吸吮反射是最強的。這樣不單能增加日後餵哺的成功機會,還讓寶寶及早適應新生環境。

有時基於某些情況而未能在分娩後立即跟寶寶進行肌膚接觸,但只要在可接觸寶寶後盡量餵哺,媽媽仍是可以成功哺乳的。

專題(一) 為什麼要餵哺母乳?

從懷孕到養育孩子的過程裏,母乳餵養是一個密不可分的重要環節。懷孕時,媽媽透過臍帶供應胎兒成長時所需的養分;分娩後,媽媽繼續以母乳育兒。餵哺母乳不單純是為孩子提供營養和保護,也是表達愛與關注的行為。

寶寶呱呱墮地,離開了媽媽的子宮,成為獨立的個體,但身體機能、情感認知等各樣發展都處於十分脆弱的狀態,要依賴父母無微不至的照料。母乳除了能為孩子提供容易消化、份量合適、全面的營養素(如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他命及礦物質等),更含有大量酵素、抗體、活細胞這些奶粉無法複製的成份,是有生命的食糧,能保護、鞏固新生兒脆弱的免疫系統,保護粘膜免受感染,減低患敏感症的風險。而且母乳是十分安全的食物:它溫度適中、新鮮、更會隨著環境中的病原體而反應。奶量由寶寶控制,避免因飲用過量而導致痴肥。

母乳除了是最完整的食物,直接餵哺寶寶有助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給予孩子溫暖及安全感。由於親餵母乳與人工餵食在過程上的不同,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餵哺母乳這個行為,對孩子的身體健康、心智乃至於人格發展都有長遠的影響。媽媽在哺乳的過程裏,亦會獲得生理、心理以及精神上的益處與回饋。如果媽媽最終要以奶粉餵哺,應盡量模仿母乳餵哺的姿勢、手法,著重與孩子的親密接觸,以增進親子關係。

世界衞生組織建議,寶寶首6個月應餵哺母乳,至6個月後才開始添加固體食品,並一直哺乳至2歲或以上。雖然餵哺母乳是一種天生、自然的行為,但它也是一種需要學習的行為。只要有準確訊息、家庭、社區和醫療系統的支持,幾乎所有媽媽都能以母乳育兒。對於每個家庭以至於社會整體而言,餵哺母乳帶來的益處十分顯著,是重要的公共健康課題。

Q15. 母乳份量一直很好,但這幾天突然少了,如何是好?

這情況一般也是屬於暫時性的。成因有:

媽媽的情緒:如剛開始上班、搬屋、寶寶或媽媽生病、過於疲勞、恢復月經頭兩天、與丈夫及家人的關係等等,都會直接影響媽媽的情緒。媽媽的情緒會直接影響奶量;媽媽精神愉快、心情舒暢會促進母乳的排出。故如發現奶量突然減少,而自己正是受任何問題或其他擔憂影響,便應盡快解決事情,以保持餵哺的信心和決心。當餵哺或上班擠奶時(請參考Q31要放鬆心情,多作深呼吸,以緩和情緒。如屬過份疲勞,便要爭取多些休息時間,不要逞強。又或可增加餵哺(特別是在晚上)與上班的擠奶次數,一般很快便可回復奶量的。

寶寶的生長週期:寶寶出世後首3個月是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段,而且寶寶的發育並非成一直線,會有時快些、有時慢些。當寶寶進入增長較快的階段時(或稱猛長期),他對營養的需要會增加,有些媽媽的母乳量未能隨之增加,便會出現奶量不足。如屬此情況,媽媽只要對餵哺母乳有信心及恒心,盡量親自餵哺,確保寶寶有足夠的吸吮時間,而且兩邊乳房都要餵哺。如有擠奶器的話,亦可一邊餵哺一邊擠奶,以增加奶量(請參考Q30)。又如前所說,保持心情愉快,多休息,吸收足夠水份,奶量很快會因應寶寶所需而調校。

Q7. 嬰兒沒有大便怎辦?

一般全母乳餵哺的嬰兒,在頭6 週的大便次數都會較多 (可參考本書Q1Q20Q21)。但當嬰兒約2-3 個月大期間,可能會出現每隔2-7 天才有一次大便,而該次大便的份量亦比平時的為多。如嬰兒有以上的情況,只要嬰兒精神健康,體重正常增加,沒有出現情緒不穩及其他不適,便不用擔心,否則可考慮帶嬰兒往醫生處檢查。

免責聲明

本會並非專業資詢機構,僅為互助及推廣組織。鑑於本會職能,本網站內所提供的資訊僅應作為一般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有任何醫療問題或事故而引起的一切法律訴訟,本網站一概不負責。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醫生面對面查詢,而不應單倚賴本網站提供的資料。

加入我們

愛心捐助

捐助我們

義賣餵奶巾

哺乳圍巾,所有收益撥作宣傳母乳

下載母乳育嬰專訊季刊

下載母乳育嬰專訊季刊

為甚麼母乳最好?

為甚麼母乳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