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義工心聲

免費索取 育嬰手冊

義工心聲


本欄刊載之文章及報導皆為作者之個人意見,本會不附帶任何責任。讀者如有疑問,必須咨詢醫生或有關專業人士意見!

公眾場合的哺乳技巧

By IreneAu - Posted on 28 七月 1999

文/Kitty Lam

您們好?我是兩個女兒的母親,一個兩歲多,一個六個月大了。只有大女兒時,我也像香港很多的媽媽,寧願少外出或躲在較清潔的洗手間內,也不敢在公眾場所餵奶。可是,現在我帶著兩個女兒外出,實在不容許我再這樣做,加上我也覺得這樣做實在太委屈自己和孩子了,所以我現在已學會了在公眾場所哺乳的「必殺技」,就讓我來和各位媽媽分享吧。

  1. 要在公眾場會哺乳,首先要自己覺得這是媽媽的權利及BB的利益,而不是一件羞恥的事,這才可安心哺乳。
  2. 要穿著合適的衣服:其實只要不穿著“一件頭”在後面扣的連身衫即可。以我自己為例,外出時喜歡穿上套裝或外套加背心。哺乳時,只需要提走光!若是穿T-恤,或運動衫,我會帶一條絲巾,披在肩上,當提起T-恤時,可以蓋著重要部位,直至BB吃著奶時,便可拿下絲巾,到BB吃完時,再披上絲巾,方便整理衣衫,這樣做便萬無一失了。
  3. 此外,我不會太刻意地使用大毛巾來蓋著身體。因為這會令自己感到太“大陣仗”,反而會引起其他人怪怪的眼光。因為穿得靚靚,忽然把大毛巾披在身上,會更加引人注視,想知道你在做甚麼?而用絲巾或穿外套,就來得自然,沒人留意了。
  4. 若是首次在公眾地方哺乳,事前應在家中於鏡前重複練習,以熟習哺乳的方法;並可徵詢家人(特別是丈夫)的意見,看看自己的哺乳姿態是否優雅,有沒有需要改善的地方。這樣做可避免臨場時手忙腳亂的狼狽情況,也令你對自己更有信心。

義工媽媽心底話

By IreneAu - Posted on 28 四月 1999

文/Noel Chan

不經不覺我的BB已到了一歲,但我只能餵哺母乳到他六個月大,真感可惜。見到別人能餵哺母乳至更長的時間,真是羨慕得很。

回想起我在加拿大生產後,很感激當地的醫生及護士們悉心照顧及在他們的鼓勵下,我才能成功地餵哺母乳。我和很多初餵母乳的媽咪一樣,也面對過很多困難及家人的壓力,真的很難堅持下去;但要是你得到正確的輔導,實在一點也不難。後來我很享受餵奶的時間,既方便又經濟和BB的關係更十分親切,實不是用奶樽所能代替的。可惜當我的BB六個月大的時候,開始加添固體食物,便失去吃母乳的興建,在香港,我根本找不到詢問的途徑而放棄了,這實令人覺得可惜!身邊的朋友,都以上班為理由,不給BB餵母乳的機會,更有朋友說我傻,那麼辛苦,又會影響身裁……真不明白她們對餵母乳的常識竟會這樣膚淺;其實餵哺母乳對BB及媽咪的健康都有莫大脾益。 及至BB九個月大的時候,才偶然認識到“母乳育嬰協會”,看到會訊,得到了共鳴,原來也有協會這少部分媽咪仍然堅持。看見會訊義工招募,我便義不容辭參加了,希望也可出一分力,參加推廣,讓更多媽咪認識餵哺母乳的重要。經過第一次的會議,驚覺原來大部分的幹事也是在職媽媽,她們用上班及照顧BB後僅餘的時間來替協會辦事,加上這是一個非牟利組織,籌辦活動的經費也是靠會費及募捐,實在是困難重重,看見大家熱心推動下,我也不遺餘力,做一點聯絡及文書工作。認識到這群熱心的媽咪後,我更加鼓勵身邊的朋友餵哺母乳,及將來生下一個BB我會更有信心可以餵哺母乳更長時間。 其實深感香港大部分醫護人員缺乏餵母乳的常識,而政府沒有適當的訓練及推動;雖然香港經濟發達,但在餵哺母乳的普及程度上,實在遠遠不及其他歐美先進國家,甚至不及內地,希望香港政府能大力推動,不要讓更多BB被剝削吃母乳的權利,只靠我們這群媽咪的力量實在很有限的。

上班後餵哺母乳技巧

By IreneAu - Posted on 25 四月 1999

文/林廖妙玲

各位讀者:

您們好!我餵哺母乳剛達二十三個月了,雖然我要上班,但我仍能成功餵哺,原因是我對母乳的好處、特性及餵哺技巧了解。除此之外還得到育嬰協會一班經驗媽媽教路及互相鼓勵才能成功。

母乳餵哺進度表

澳洲之旅後感

By IreneAu - Posted on 25 八月 1998

文/羅笑芬

最近姐姐生了一個八磅多的男嬰,我趁此機會與家人及媽媽飛住澳洲探望她們。一向極力支持餵哺及推廣母乳的我,已在姐姐懷孕期間向她推介餵母乳的好處、方法及技巧,並將有關書籍及本會季刊寄給她參考。身為護士的她亦非常支持用母乳餵哺她的小寶寶。

今次已是我第三次到澳洲,而每次我都非常留意當地政府在醫療褔利及母乳推廣的政策跟香港有何不同。澳洲政府媲美其他西方國家,在推廣母乳方面遠比香港政府優勝、積極和務實。

受過專業訓練的護士在產前講座會詳細向孕婦講解餵母乳奶粉的好處;母乳的成分構造及其獨特之處;飲食營養須知;奶量不足的原因。護士又會播放錄影帶,展示正確哺乳姿勢。但院方絕對讓媽媽決定以何種形式餵哺嬰孩。倘若媽媽已選擇以母乳哺飼,嬰兒一出母胎就讓他第一時間吸啜媽媽的乳房。婦產科護士會一直從旁觀察指導,直至嬰兒能正確吸啜媽媽的乳房。若媽媽出奶或嬰兒吸啜出現種種問題,院方會為她們提供專業顧問服務,盡量協助媽媽成功哺乳。若嬰兒因身體毛病需暫留育嬰室觀察,院方也十分鼓勵媽媽留在育嬰室親自哺乳。院方亦不會向媽媽提供任何奶粉樣本。在產婦出院後的數天,社區護士會登門探訪,為她們提供各項哺乳的服務。

反“母乳災難”謬論

By IreneAu - Posted on 25 二月 1998

自由分類

文/香港母乳育嬰協會主席 梁戴月琴

對於蘋果日報報名采版“透心涼”專欄作者顏虹君在九七年八月廿三日刊出之文章“母乳災難",我們希望在此作出回應,以正視聽。

文中提到一位用母乳育嬰的媽媽,因哺乳至乳至乳頭損傷,但仍繼續哺乳,以至乳頭發炎不止,最後唯有做手術割除乳頭。對於此女仕的遭遇,深表同情,但同時也很氣憤,當這位媽媽哺乳發生問題時她為什麼未能得到正確和迅速的指導,這一點是否反映出我們的社會缺乏協助哺乳媽媽的渠道,此外,這位媽媽懂得找醫生醫治受傷的乳頭;那麼,她當初乳頭損傷時,如何曾經尋求了醫生的協助,而她的情況沒有改善的話,這是否反映出她的醫生怠護士根本不懂得協助媽媽解決哺乳困難?

乳頭損傷在哺乳的初期並非罕見,此情況在本人餵哺兩名孩子時候亦有遇上。第一次是由於抱BB食奶的姿勢不正確。第二次由於乳房太脹,以致孩子啜奶時只能咬住乳頭而不是乳暈部份,以致乳頭破損。由於本人生孩子的國家,政府積極協助哺乳媽媽,安排受過訓練的護士在媽媽產後上門探訪,並即時察覺我的錯誤;我只需要糾正抱BB的姿勢,和擠掉乳暈週圍的奶,令BB可吸吮到大部份乳暈,只消一、兩天,我9 乳頭便復原了。文中的母親如能即時獲得協助,相信不致令乳頭過度受損而要切除。

加入我們

愛心捐助

捐助我們

義賣餵奶巾

哺乳圍巾,所有收益撥作宣傳母乳

下載母乳育嬰專訊季刊

下載母乳育嬰專訊季刊

為甚麼母乳最好?

為甚麼母乳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