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母乳餵養可防母親癡呆與寶寶口吃

免費索取 育嬰手冊

母乳餵養可防母親癡呆與寶寶口吃


By admin - Posted on 09 八月 2013

列印版本列印版本

摘自新華網

每年的8月1日至7日是“世界母乳餵養周”。兩項發表于今年“世界母乳餵養周”期間的新研究發現,堅持母乳餵養對母親與寶寶均有益,不但可防止母親年老後罹患早老性癡呆症(阿爾茨海默氏症),還有助矯正一些兒童的口吃問題。

英國劍橋大學研究人員對81名70歲至100歲英國女性的調查分析發現,母乳餵養與女性早老性癡呆症之間存在“高度顯著的關聯”,即母乳餵養時間越長的女性,罹患早老性癡呆症的風險越小。不過,發表在新一期《阿爾茨海默氏症雜志》上的這一研究也發現,母乳餵養不會降低有癡呆症家族史的女性罹患早老性癡呆症風險。

研究人員推測,母乳餵養降低女性早老性癡呆症風險有兩個可能原因,一是女性懷孕期間增高的黃體酮水平可能因母乳餵養而降低,而黃體酮會抑制大腦中防止早老性癡呆症的雌激素的受體。二是母乳餵養可能使女性在孕後恢復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逆轉她們孕期的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抵抗指體內組織對胰島素促進葡萄糖吸收發生了抵抗,是2型糖尿病主要發病因素之一,而被一些人稱為“3型糖尿病”的早老性癡呆症同樣表現為胰島素抵抗。

另一項研究由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研究人員完成。他們對47名很小就有口吃問題的兒童的研究發現,接受母乳餵養可讓他們有較大的機會矯正口吃問題,並且母乳餵養時間越長的兒童越容易矯正口吃。此外,男孩口吃現象比女孩要多,他們似乎也可以從母乳餵養中受益更多。針對男孩的研究發現,母乳餵養超過一年的男孩口吃的幾率,只有從沒接受過母乳餵養的男孩的約六分之一。

發表在新一期《語言交流障礙雜志》上的這一研究指出,母乳中含有但嬰兒奶粉中缺乏的二十二碳六烯酸與花生四烯酸,可能對孩子語言的發育起著積極作用。“或許是這些脂肪酸的攝入影響了產生口吃的基因表達。”負責這項研究的伊利諾伊大學語言與聽力科學教授尼科林‧安布羅斯說。

此前已有數項研究發現母乳餵養與更好的語言發育以及智力水平之間存在關聯。1997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母乳餵養超過9個月的兒童出現語言障礙的風險大大降低。此後一項研究發現,母乳餵養的嬰兒更容易發出“富于變化的牙語”。一周前,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研究人員發表一項研究稱,母乳餵養的孩子更聰明,堅持母乳餵養一年時間將能使兒童在7歲時的智商測試增加4分左右。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在嬰兒出生後6個月內進行純母乳餵養,之後母乳結合其他適當的食物餵養至2歲或更長時間。但據估計,全球范圍內只有38%的嬰兒在生命的最初6個月中接受了純母乳餵養。

[此乃參考之作用]

Facebook Comments Box

捐款支持香港母乳育嬰協會

香港母乳育嬰協會乃本港註冊非牟利機構,推廣工作全賴公眾人士捐助及會員會費,請捐助我們,本會所簽發收據可用作退稅之用。詳情請看愛心捐助

追蹤我們

Facebook專頁 哺乳學堂@Youtube 訂閱RSS


加入我們

愛心捐助

捐助我們

義賣餵奶巾

哺乳圍巾,所有收益撥作宣傳母乳

下載母乳育嬰專訊季刊

下載母乳育嬰專訊季刊

為甚麼母乳最好?

為甚麼母乳最好?